站內搜索

站內搜索

在地食事

>

當令食材

牛蒡─臺灣人蔘超養生!外皮這樣刮,保留香氣與養分,順學牛蒡挑選與保存

文圖/食農知味

很多人對牛蒡的認識,始於「涼拌牛蒡絲」這道小菜。刨成細絲的牛蒡,汆燙、冷卻後,拌入白醋、香油等調味,口感爽脆,而且高纖低熱量,吃起來沒負擔。趁著盛產季節,學會牛蒡料理,為餐桌增添健康色彩吧!

牛蒡料理當然不僅止於涼拌。臺南市佳里區農會總幹事楊豐賓是料理高手,他說,牛蒡雞湯、排骨湯,湯頭清甜,香氣濃郁;刨片裹上麵糊油炸,可以配飯,也可以當點心。農會每年舉辦「佳里好蒡」產業活動,還發揮創意,現場料理牛蒡香腸、牛蒡包子,甚至牛蒡果凍、牛蒡蛋捲、牛蒡披薩、牛蒡甜甜圈,吸引爆滿人潮嚐鮮。

牛蒡煮雞湯好鮮甜,做甜點也速配。
牛蒡煮雞湯好鮮甜,做甜點也速配。

老當益壯,力撐牛蒡產業於不墜

楊豐賓總幹事指出,牛蒡通常於10月底種下,生長期約6個月,於清明前後採收。整地、栽種作業雖有機械代勞,但採收、搬運均需大量人力,農村人口老化是不爭事實,70歲還算「年輕的」,牛蒡產業如今就是仰賴這群農業老兵努力撐起一片天。

佳里是臺灣主要牛蒡產地之一。(佳里區農會提供)
佳里是臺灣主要牛蒡產地之一。(佳里區農會提供)

極端氣候是更大的挑戰。佳里區牛蒡產銷班班長黃榮昌說,早年牛蒡多在中秋前後種下,農曆年節前採收,但氣候變異下,栽培期程逐漸延後至11月初。近年有時暴雨劇烈,剛種下的苗株,付諸東流,必須重新栽種;或是乾旱無雨,牛蒡枯瘦,每分地產量從2000公斤遽減為500-700公斤,栽培作業更為艱鉅。

牛蒡採收、搬運均需大量人力。(佳里區農會提供)
牛蒡採收、搬運均需大量人力。(佳里區農會提供)

80歲的黃榮昌班長,務農大半輩子,早年曾種植洋香瓜,轉作牛蒡已30多年。產銷班採「集團式」作業,由他掌控栽培期程,分派工作、雇工採收及分級、輸運、行銷等作業,被稱為「牛蒡達人」,曾獲「全國十大傑出農民」表揚。面對「看天吃飯」的困境,他以輪作地瓜、轉型有機、多元通路,延續牛蒡產業的生命力。

班長黃榮昌被稱為「牛蒡達人」,積極突破「看天吃飯」的困境。(佳里區農會提供)
班長黃榮昌被稱為「牛蒡達人」,積極突破「看天吃飯」的困境。(佳里區農會提供)

佳里好蒡,親子下田採牛蒡

佳里發展牛蒡產業,具備地質之利。牛蒡主要食用肉質根部,隨著植株成長,會伸入地下約100公分,佳里南部的「塭仔內」,土壤疏鬆透氣、排水性佳,最適合栽培牛蒡,目前以柳川、美白品種為主,產業盛極一時。但早年國人食用並不普遍,多外銷日本、香港等地。近幾年來,因中國等地傾銷,農會輔導轉向國內市場,除了生鮮牛蒡,並開發多種加工商品,延長牛蒡銷售期,也擴大消費客群。

牛蒡植株會伸入地下約100公分。(佳里區農會提供)
牛蒡植株會伸入地下約100公分。(佳里區農會提供)

為行銷牛蒡,每年產季期間,佳里區農會舉辦「佳里好蒡」產業活動,帶領小朋友下田採牛蒡,每年一開放報名便秒殺,還有人遠從臺北、臺中而來。不只小孩,多數人可能看過牛蒡「土直」的模樣,卻不知道整株牛蒡長什麼樣子?楊豐賓強調,透過實地體驗,大小朋友對牛蒡有更多認識,了解如何料理及其營養價值,創造需求,才是延續產業的關鍵。

佳里農會舉辦「佳里好蒡」田間體驗活動。(佳里區農會提供)
佳里農會舉辦「佳里好蒡」田間體驗活動。(佳里區農會提供)

楊豐賓總幹事指出,牛蒡產期只有一個月,採收後,經過清洗、分級、冷藏,生鮮牛蒡供料理之用。農會去年(2023年)改裝的農民直銷站,產季期間都買得到。料理前,以刀背刮去粗皮,若要口感更細緻,可用鋁箔紙再刷過。牛蒡外皮與肉質相連之處,香氣濃郁,營養豐富,把皮削光未免可惜。

整株牛蒡原來長這樣!(佳里區農會提供)
整株牛蒡原來長這樣!(佳里區農會提供)

牛蒡低卡高纖,當茶喝助養生

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每100公克的牛蒡,熱量僅有75卡,還富含鎂、胺基酸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體重管理,被視為養生食材。佳里區農會把牛蒡茶當作待客茶飲,牛蒡茶片加水熬煮,冬天溫熱,夏季則裝瓶冷凍,天然無添加,卻香氣撲鼻,讓來客留下深刻印象,為牛蒡做了最佳行銷。

佳里農會去年(112年)改裝的農民直銷站。
佳里農會去年(112年)改裝的農民直銷站。

佳里區農會研發的各式牛蒡產品,也是農民直銷站熱銷商品,如牛蒡麵、牛蒡茶片、牛蒡茶包、牛蒡脆餅等。去年(2023年)推出牛蒡雞,冷凍保鮮,加熱就能上桌,冬季最受歡迎。原本已有原味、芥末、海苔、梅子、椒鹽口味的牛蒡脆餅,今年又推出海鹽風味。楊豐賓總幹事說,農會維持每年推出新品的節奏,讓民眾隨時嚐鮮,目前除了農會門市與電商,還打進超商及有機連鎖品牌的團購通路。

各式牛蒡產品是農民直銷站熱銷商品。
各式牛蒡產品是農民直銷站熱銷商品。

牛蒡茶片加水熬煮,天然無添加,卻香氣撲鼻。
牛蒡茶片加水熬煮,天然無添加,卻香氣撲鼻。

牛蒡、胡麻產品,直銷站全年買得到

農民直銷站裡,除了牛蒡產品,芝麻粉、芝麻醬、胡麻油等胡麻製品,人氣也很高。許多旅外子弟回到佳里,都會買些在地特產帶回,因此站點全年無休,營業時間從早上8點至晚上8點,就為了方便來客採購,既能自用,也能當伴手禮。因應家庭型態的改變,牛蒡產銷班也推出小包裝牛蒡,方便小家庭及單身者料理,不必為了牛蒡存放傷腦筋,也不致造成浪費。

芝麻粉、芝麻醬、胡麻油等胡麻製品,也是農民直銷站高人氣產品。
芝麻粉、芝麻醬、胡麻油等胡麻製品,也是農民直銷站高人氣產品。

佳里農會研發各種口味的牛蒡脆餅。
佳里農會研發各種口味的牛蒡脆餅。

市面牛蒡產品多不勝數,但產地仍有絕對優勢。楊豐賓總幹事看好牛蒡的市場潛力,他指出佳里生產的牛蒡產品,百分之百使用本土牛蒡,不參雜進口牛蒡,風味、香氣完全不同,新鮮度更是進口牛蒡所不及,消費者只要仔細比較,就能發現其中差異了。

楊豐賓總幹事看好佳里牛蒡的市場潛力。
楊豐賓總幹事看好佳里牛蒡的市場潛力。

【好吃牛蒡這樣挑】

1.挑選手感沉重、帶點土的牛蒡,代表肉質飽實,新鮮採收。
2.粗大的牛蒡通常纖維較粗,挑選圓徑較細的牛蒡,口感較嫩。
3.握住牛蒡粗端,輕輕甩動,感覺有彈性,且呈自然彎曲。

好吃牛蒡這樣挑

【牛蒡保存看這裡】

1.整支未使用的新鮮牛蒡,可用報紙包好,放入冷藏。
2.若整支不易放入,可以切段,切口抹鹽後,以保鮮膜封住,用報紙包起,再套入塑膠袋,放入冰箱冷藏。若報紙濕了,更換新報紙再冷藏,可保存一個月。
3.用不完的牛蒡,切口抹鹽,以保鮮膜封好,再用報紙、塑膠袋包好,放入冰箱冷藏,最好一星期內吃完。

You May Like

猜你喜歡


Activities

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