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
>食習知味
史上第一遭,「地產地消」尖兵─食農教育士培訓工作坊開辦啦!
文圖/食農知味
2021-11-10
籌備多時,臺灣首見的「食農教育士培訓工作坊」於2021年9月開張啦!23名學員完成訓練課程,並取得認證,成為國內首批「食農教育士」。在各地農民直銷站中,傳遞臺灣農產品的魅力,既是農民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也是地產地消的第一線尖兵。
日本教材首次授權海外使用
為活絡農產品的行銷通路,並減少食物里程,減碳愛地球,農業部於2013年起推動「地產地消」政策,輔導各地農會設置農民直銷據點,至2022年,已設置農民直銷站50處、農民社區小舖68處、農民市集12處,還有4輛行動直銷站,總計134處,希望發揮在地農產品新鮮的優勢,傳達「食當令,吃在地」的理念。
但「地產地消」的兩端─生產者與消費者,如何銜接?如何溝通?其中的橋樑即是「食農教育士」。
「食農教育士」在臺灣是個新名詞,但日本已行之多年,在農糧署支持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於2020年與日本協同組合連攜機構(Japan Co-operative Alliance,JCA)簽約,取得「食育士養成講座」教材首次授權海外使用,並與國內食農教育領域的學者專家合作編纂臺灣專屬的補充教材,成立師資團隊,舉辦「食農教育士培訓工作坊」,同時規劃認證機制,使地產地消政策邁向新的里程碑。
師資團隊,中日專家聯手
首期培訓課程於2021年9月29、30日兩天在新竹縣新埔鄉農會農特中心開辦,來自各地農會23位學員參與,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親臨主持。他表示,在地農產品具有「鮮採上架」的優勢,「少量多樣」的經濟模式,更適合現代化家庭的需求。透過全臺各地的農民直銷站,不僅協助小農打入在地生活圈,也能縮短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實踐「地產地消」的精神,「食農教育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大家將課程所學應用於直銷據點,使全民食農教育不只是口號,也能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首期課程師資包括中日兩國學者專家及企業界人士,除了講堂,還有小組討論、作業分享等,融合理論與實務,培養食農教育士的專業力與溝通力。JCA主任研究員加藤美紀以視訊連線方式,介紹「日本食育士講座成立之緣起與應用」,學員們認真聽講,除了筆記,還有人用手機錄影,可以隨時複習。
理論+實務,學員受用無窮
接下來,還有嘉義大學園藝學系名譽教授李堂察主講「臺灣農業特徵與蔬果基礎認識」,豐味果品負責人郭紀舟「傳遞蔬果魅力的銷售方式」、新埔鎮農會葉瑞琴主任「農民直銷站與食農教育士概論」、芎林鄉農會家政指導員黃巧君「農民直銷站店頭銷售的秘訣」、臺灣健康營養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林雅恩「蔬果營養攝取建議與闢謠」、日本料理研究家長濱智子「家庭飲食的組成元素」、生態廚師林奕成「當令食材的時空脈絡」、締揚有限公司創辦人涂珮滎「SNS行銷與直銷站活動企劃」等。
經過2天的研習,大家一起討論、演練,撰寫食譜、製作POP,並到直銷站實地了解營運情形。有學員說,經過培訓課程後,對於蔬果知識、賣場佈置、文宣製作、活動企劃有了全面性的了解,當消費者不知如何選購時,食農教育士便是提供協助、值得信任的指標。
You May Like
猜你喜歡
Activities
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