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習知味

食農教育
>食習知味

推動地產地消國際論壇暨授證典禮-農產品直銷據點的多功能性及多元發展
為培育各地農民直銷據點地產地消經營人才,在農糧署指導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於12月15日(五)下午假格萊天漾大飯店,辦理「推動地產地消國際論壇暨授證典禮-農產品直銷據點的多功能性及多元發展」。本論壇邀約兩位海外專家進行專題演講,日本千葉大學大學院、園藝學研究科櫻井清一教授分享主題為日本地產地消的發展歷程與未來走向;日本協同組合連攜機構(JCA)加藤美紀主任研究員則分享日本農民直銷站的多元機能與地方魅力。此外,本年度「食農教育士培訓工作坊」第三期16名學員均通過審查,順利取得認證資格,故結合論壇辦理實體授證。
「地產地消」最前線,再添生力軍─第三期「食農教育士培訓工作坊」
「食當令,吃在地」近年蔚為風潮,農業部推動「地產地消」政策,十年有成,擔負產銷之間橋樑的農民直銷站及食農教育士,也日漸受到重視。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主辦的「食農教育士培訓工作坊」進入第三期,眾多食農教育士結訓後,在「地產地消」最前線傳達臺灣農產品的美好與魅力。從產地到餐桌,距離不再遙遠,彷彿聞得到泥土香、菜根香,「地產地消」的意義與價值,盡在於此。

食農教育士─「地產地消」關鍵角色,農民直銷站靈魂人物
有人說,食農教育士是農民跨入農產品直銷的窗口,消費者買到在地「尚青」農產的「得來速」,一點也不誇張。有了他們,小農不必單打獨鬥,承擔生產與銷售的雙重壓力;有了他們,民眾料理一日三餐,可以更從容、更安心;有了他們,餐桌加入四季的色彩,展現不同的風景。更重要的是,在臺灣發展「地產地消」的過程中,食農教育士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農民不再求售無門,生計獲得保障;消費者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不必猶豫難決;食物里程日漸減少,每段里程即使只是一小步,都是保護環境生態的一大步。
食農教育士的角色這麼重要,但「食農教育士」究竟是什麼「人」?懷抱什麼理想?擁有哪些絕技?還有,怎樣才能成為「食農教育士」?接下來,就聽聽我們細說分明囉!

料理變魔法,「全食物」也好吃!減少剩食,營養不浪費
「全食物」飲食蔚為風潮,但全食物怎麼吃營養才能不浪費?營養師林雅恩認為,透過料理手法,把「全食物」變好吃,不僅攝取食物更多的營養素,探索美味的過程也能撫慰心靈,更有助於垃圾減量、環境永續,何樂而不為?

在合樸農學市集遇見食農教育-拆解「糖醣危機」!
隨著社會對飲食與健康的重視,現在思考吃什麼、怎麼吃之外,很多人也開始重視營養價值,希望讓自己吃得安心又健康。以舌尖最先感受到的「甜」味來說,甜蜜蜜人人愛,但攝取超標的糖卻會影響健康,因此提倡友善環境、攝取天然蔬果的合樸農學市集設計了「糖醣危機」系列活動,希望讓大家逛市集手腦都收穫滿滿!

農民直銷站與臺日食農教育士交流─看見疫情下的在地、安心真價值
為培育各地農民直銷據點地產地消經營人才,在農糧署指導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於12月22日(三)上午假農糧署臺北辦公區大禮堂,辦理「疫情下的在地.安心真價值─臺日直銷站論壇暨食農教育士授證典禮」。本論壇邀約竹北市農會、霧峰區農會、新市區農會的農民直銷站、合樸農學市集陳孟凱召集人擔任臺灣代表,並跨海連線日本JA愛知中央的課長與直銷站經理,交流臺日直銷站農產銷售、食農教育推廣的實務經驗。此外,本年度「食農教育士培訓工作坊」第一期23名學員均通過審查,順利取得認證資格,故結合論壇辦理實體授證。

史上第一遭,「地產地消」尖兵─食農教育士培訓工作坊開辦啦!
籌備多時,臺灣首見的「食農教育士培訓工作坊」於2021年9月開張啦!23名學員完成訓練課程,並取得認證,成為國內首批「食農教育士」。在各地農民直銷站中,傳遞臺灣農產品的魅力,既是農民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也是地產地消的第一線尖兵。